第一節 原子的內部

原子(atom)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詞語 átomos,原意是「不可分割的」,曾被視為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。19 世紀末,隨著科技的進步,實驗手段的提升,人們開始認識到原子內部的世界。

電子的發現

1897 年,湯姆生(J. J. Thomson)發現許多不同物質都含有同一種帶負電的細小粒子,即是電子。他由此得知,電中性原子其實是由帶負電的電子和某種帶正電的物質組成。他設想原子中正電荷均勻分佈成實心球體,而電子則零星的嵌在這球體中。此模型稱為湯姆生模型

原子核的發現

1908 年至 1913 年間,盧瑟福與蓋革在研究 α 粒子的散射時發現,原子中帶正電的物質並非充滿整個原子,而是集中在原子中心一個非常小的體積內,後人稱之為「原子核」。

在 α 粒子散射實驗中,盧瑟福等人將一束帶正電的 α 粒子射向一片極薄的金箔。受到金原子中帶正電的物質的電力作用,α 粒子會發生偏轉。相比 α 粒子,金原子中電子的質量非常之輕,難以影響 α 粒子的運動,故可忽略不計。

實驗的結果得出,大多 α 粒子通過金箔,沒有發生明顯偏轉;而有小量 α 粒子發生大角度的偏轉。湯姆生的模型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偏轉,盧瑟福因此提出原子中正電荷是集中於一小點的設想(見),稱為盧瑟福模型

α 粒子射向金原子。上圖為湯姆生模型,金原子正電荷均勻分佈成球體。由於電力會隨距離增大而迅速衰減,分散的電荷對 α 粒子形成的電力較弱,不足以令其發生大的偏轉。下圖為盧瑟福模型,正電荷集中於一點。對於少數擊向這點的 α 粒子,它們在很接近正電荷時會受到很強的電力,而發生大角度的偏轉。
下一節